中国A股过去20年投资主线复盘梳理(上)

2023-08-12 01:26:25    来源:韭研公社

声明:文章内容摘抄至《招商证券-A股投资启示录(二十三):A股二十年主线复盘启示录(上)》,仅作为个人学习和记录,想看原文者可自行百度。


(资料图片)

1时代主线,是指在特定时期经济发展阶段最重要的任务符合当时经济特征政策大力支持且系统性出台“真金白银”政策支持的行业或产业。也称为一级主线,一般持续时间在 3-5 年。

2,寻找主线的关键线索:寻找渗透率提升的方向就是寻找主线的关键思路。理解当时的经济环境国家发展的任务和目标。识别对行业发展最关键的政策技术进步居民行为主体特征外部环境的变化,识别货币扩张机制货币流向,识别财政支持方向产业资本流向。观察相关产业渗透率,找到同一个核心逻辑驱动的渗透率提升的产业集,并将这些产业集浓缩成一个核心概念,这个核心概念就是一级主线。

总的来看,构成时代主线大致与经济发展阶段居民生活状态技术变革与创新外部环境有关。

3次级主线则是指一级主线之下阶段性占优的细分行业或者赛道。次级主线主要从渗透率提升周期上行供应限制(需求增加的时候供应受限产品就会涨价)三个视角来寻找

4一级主线主要与渗透率的提升有关,次级主线中很多都是依靠渗透率提升。寻找渗透率提升的方向就是寻找主线的关键思路。

渗透率有三种:

保有量渗透率指某产品的销量占其潜在客户群体所持有同类产品总量的比例。它反映产品对存量市场的覆盖度。 销售渗透率指某产品的销量与峰值销量的比例,峰值销量就是产品的最大的市场空间。

销售渗透率又可以分为 :

替代渗透率:指某新产品的销量占其可能替代的旧产品销量的比例。它反映新产品对旧产品的置换程度。例如某电动车销量占全部车销量的比例。

新品渗透率指某新产品的销量在其目标客户群体中的比例。它反映新产品对潜在需求的满足度。

5,无论是哪种渗透率都遵循一定原则,也就是“0-5-10-40”规则,在经典的赛道和产业趋势投资框架中,行业发展将会出现五个阶段,用渗透率来描述就是:

0-1 阶段:概念阶段

0-1 阶段通常所指的是“概念投资”阶段,在此阶段新技术取得革命性突破并以“低性价比”形式应用于样品生产,创新型模式出现并“限制性”应用于部分场景,新产品诞生且呈现“顶端渗透”的趋势。处于“0-1”阶段的产业开始逐渐引起部分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参与投资者逐渐增多,在这一阶段,投资胜率和单笔盈利虽然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但投资成败比,较高。

1-5 阶段:技术推广

1-5 阶段是通常所认为的“技术推广”阶段,在降本增效等因素驱动下,革命性技术以“高性价比”形式应用于产品生产,创新性模式扩散至多数应用场景,新产品逐渐向中高端市场渗透。在这一阶段, 投资胜率和单笔盈利确定性较“0-1”阶段有所稳固,但投资成败比,相对下行。

5-10 阶段:突破瓶颈

处于“5-10”阶段的产业,渗透率在短时间内迅速攀升,产业的不确定性逐渐消散,投资胜率进一步增加,投资赔率进一步下降。产业在主题投资阶段获得一定发展,市场渗透率有所提升后,其往往会

遇到渗透率瓶颈,该瓶颈分隔了产业发展的“1-5”和“5-10”阶段,通常而言,突破瓶颈需要产业技术突破, 相关需求增长或出现引爆市场的产品等,由此使产业总体进入“5-10”阶段,渗透率快速增长。“5-10”阶段中相关产业的优质标的会得到投资者的集中关注,可能涌现出一两个行业领军者,以及其他几家较强企业,通过关联效应带动产业链发展,以“一超多强”和“以点带面”推动产业整体快速发展。

10-40 阶段:快速渗透

10-40 阶段是真正能让行业享受β收益的阶段,是渗透率从 5%快速攀升越过 10%至 35%~40%的这几年,这几年的复合增速很高。但是一旦行业渗透率超过了一定阈值(35%~40%),产业和赛道增速就会明显回落因此,超高速增长难以一直持续下去。

40- 阶段:产业成熟

一旦行业渗透率超过了一定的阈值比如 35~40%,随着行业空间被占据,行业内部剩下空间就会明显减少,从而使得内部竞争就会加剧,行业的盈利能力就可能会逐渐恶化通常只有技术实力、管理水平最优秀的公司才能继续胜出。而很多公司就开始无法享受到行业增长的红利。此时行业逐渐走向了强者恒强、马太效应。与此同时,在渗透率超过 35~40%之后行业成长性下降,受到经济、政策等一系列因素影响加大,行业的周期性开始提升,一个行业就从成长型或赛道型行业转变为周期性行业。此时行业的估值水平将会明显承压。直至有新的逻辑、新的技术、 新的产品出现。行业将会进入“第二增长曲线”。

6,投资思维总结

A 股投资思维模式中最重要的就是政策思维,对于国家发布的重大政策一定要及时学习,深入领会政策精神并进行深度推演。国家政策变化是否会引起某种关键渗透率的变化是把握一级主线的非常关键的线索

寻找周期股次级主线的核心线索是:首先当投资周期性回升,要寻找股价弹性的关键在于寻找商品价格的弹性,而商品价格弹性来自于供给的限制。所以对于供给机制货币机制或者价格机制的调整政策,是国家各种政策中我们最值得关注的。因为这些政策最终都导致商家价格上涨,而商品价格的变化对上市公司的盈利最为敏感。

所以当我们去评估一个政策是否有效以及有效程度时,评估的依据就是,是否改变当前的供应格局是否提供了货币或者资金的直接支持是否直接改变了定价机制等三个角度来去评估。

6,过去20年中国A股出现的5次一级主线:

2003 年 11 月~2007 年 11 月,投资高峰顺周期时代;

2009 年 8 月~2012 年 9 月,第一次消费崛起;

2013 年 1 月~2015 年 6 月,移动互联浪潮和并购时代:TMT

2016 年 2 月~2020 年 7 月,供给侧改革、进击外资与第二次消费崛起:核心资产

2021 年 2 月~2022 年 9 月,能源革命:新旧能源

7,2004-2007 年一级主线:投资高峰顺周期时代(投资驱动)

房地产:1998 年住房体制改革:商品房销售和新开工面积渗透率加速提升,商品房销售渗透率在 2000 年突破了 10%,在2007年突破40%,地产行业的发展也推动了城镇化进程。制造业:2001 年中国加入 WTO,中国制造业也开始腾飞。 基建:在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需求推动之下,基建也开始进入快车道。2003 年非典结束后,抑制的投资需求快速释放,之后投资逐渐走向过热。2003 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开启了一轮轰轰烈烈的基建和地产投资高潮。中国正式进入了城镇化和工业化最快的阶段。大宗商品迎来了 2000年代之后的第一轮大涨,A 股进入“五朵金花”时代。(五朵金花分别是:地产、有色、煤炭、钢铁、金融

次级主线方面,随着 2003年开始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渗透率加速提升,资本市场进入高投资时点,顺周期板块的投资机会此起彼伏。分别出现了:

2004 年和 2007 年发生了大宗涨价主线(有色、煤炭、钢铁等);2004~2006 白酒涨价主线;2004~2007 年银行改革主线;

2004~2007 年次级主线回顾:

2003 年 11 月~2004 年 10 月次级主线:能源电力——绽放的五朵金花行

五朵金花是指,2003 年底开启的以钢铁、能源(煤炭/石油/石化)、地产、电力、银行为代表的大盘蓝筹价值股的行情。

2004 年 7 月~2006 年 6 月,次级主线:日常消费——白酒传奇的开启

顺周期所有商品都涨价的时候,由于中高端白酒天然具备供应限制无法短期迅速扩大产能,成本又是基本固定,其涨价持续时间相比于其他顺周期品牌更久,而且涨价后能够保持住不会大幅下跌,所以其股价也就能够一直保持在高位。

这轮白酒行情告诉我们,买顺周期一定要买存在供给硬约束的品种。

2004 年 11 月~2007 年 10 月,次级主线:金融地产——金融的崛起

银行业的核心渗透率——新增信贷渗透率。

2004~2007年,国家通过注资剥离不良资产财务重组股份制改造等一系列动作,是的银行业新增贷款渗透率快速提升。

事后总结来看,当一个行业将要进行重大改革,或当一个行业将会有货币化或者其他形式的资金支持,或者当一个行业有很多公司将要上市,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2006 年 10 月~2007 年 10 月次级主线:能源材料——投资再起,大宗涨价

中国投资起来后真正的施工高峰实际是在社融高增后的第二年,如果经济有下行压力加大之时,稳增长力度会发力,可能会鼓励地产、基建和制造业,然后随着信用的大规模投放进入到稳增长的阶段,但是,从大宗商品的角度来看,地产销售增加和基建贷款到位的阶段,施工需求并不会特别旺盛,真正对大宗商品的需求是滞后于社融和信用投放,因此,在社融高峰的第二年,往往出现施工旺季,而施工旺季带来的大宗商品脉冲式的回升,会使得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明显回升。

后来我们就总结一个规律,社融一起来,从超额收益出现的顺序来看,经常是白酒先出现超额收益,然后才是大宗商品类的股票。因此白酒和钢铁煤炭在这个逻辑之下都属于“顺周期”,本质都处于需求改善后提价逻辑。

顺周期发展逻辑链条:

固定资产新开工增速大幅回升 → 新增中长期社融增速大幅回升 → 商品价格经过了一段时间上涨 → 周期股板块开始具备一段时间明显的超额收益。

2008 年~2009 年 8 月,次贷危机、四万亿与时代的变更与一级主线的切换

2009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

一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二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

三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说明国家未来发展的首要任务和重要目标已经转变。

从本次一级主线或者时代主线切换的历史经验来看,把握时代主线的思路是:

1、理解当时的经济环境,国家发展的任务和目标。

2、识别对行业发展最关键的政策、技术进步、居民行为主体特征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识别货币扩张机制和货币流向,识别财政支持方向和产业资本流向。

3、通过 1、2,观察相关产业渗透率,找到同一个核心逻辑驱动的渗透率提升的产业集,并将这些产业集浓缩成一个核心概念,这个核心概念就是一级主线或者时代主线。

8,2009-2012 年一级主线:第一次消费崛起(消费驱动)

2009 年随着信贷增速见顶投资增速回落,政策定调主线将消费作为第一增长主线,一级主线逐渐切换为消费,进入过去二十年消费第一次崛起的时代。消费的崛起,根本原因是人均收入的快速增长2009 年人均 GDP 渗透率刚过 10%,也与制度和政策推动有关,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医保改革快速推动城镇化汽车家电下乡等。

次级主线方面,医保体制改革使医保支出渗透率在 2009 年突破 10%,超额收益大幅提升。

此外2009 年还有四个并行的次级主线:

汽车下乡使家庭汽车保有量迅速提升;(需求大幅提升)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和硬件重大进步;(更新换代)开启了国内 TMT 投资的赛道时代;(需求)中高端白酒供应刚性;(需求提升,供应受限,产品涨价)

2009~2012 年一级主线形成的原因与逻辑:

居民收入的上台阶是消费崛起的关键原因消费的崛起是多重因素的共振:政策导向(医保改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快速推动城镇化(房地产快速发展)、汽车家电下乡等)、经济发展阶段

2009~2012 年次级主线回顾

2007 年 11 月~2010 年 11 月,次级主线:医药——医保体制改革~ 次级主线:汽车——汽车下乡与家用汽车的崛起

核心逻辑:汽车下乡政策和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家用汽车渗透率的快速增加

~ 次级主线:TMT——智能手机和 3G 时代

核心逻辑: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和硬件重大进步,全球智能手机渗透率提升

2009 年 8 月~2012 年 8 月 次级主线:日常消费,白酒引领食品饮料第二次崛起

核心逻辑:中高端白酒供应刚性,投资增速回升和居民消费倾向提高带来价格周期性回升

2010 年 7 月~2011 年 4 月,次级主线:材料能源——大宗涨价再起

关键词:

X 关闭

为什么这次寒潮南方降雪这么明显?
时间·2021-12-29    来源·新华社
山西绛县6名失踪者全部遇难 当地:已立案调查
时间·2021-12-29    来源·中新网
福建多地现雾凇美景 供电部门特巡清障
时间·2021-12-29    来源·

X 关闭